随着智能手机等高科技移动设备在大学普及,高校校园里的“低头族”越来越多,大学生上课、上自习玩手机的现象十分普遍。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了解到,针对此现象,北京不少高校都采取了相应措施,如组织“脱机”自习、设立“班级公约”限制课堂手机使用等,号召学生不做“低头族”。 现状 北青报记者就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调查显示—— 六成大学生课上十分钟看一次手机 在教室门口登记好自己的姓名、院系、进入教室的时间等信息,并将自己的手机调成静音交给工作人员。随后,工作人员会在每台手机上标上对应编号,再按照编号分层摆放在收纳箱中,集中管理,然后你就可以进入教室开始“脱机”自习了。 上周日,由北大学生社团青年网络发展协会组织的“脱机”自习活动在北大图书馆人文社科阅览室举行。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,参加此次“脱机”自习的同学大概有百余人,大家都在认真看书,教室里格外安静。 “我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了,‘脱机’自习与一般自习不同,由于教室里少了手机的声音,大家能更好地集中精神。”一名参加此次“脱机”自习的学生告诉北青报记者,“以前上自习总忍不住看手机,每个月手机流量都不够用,参加这样的‘脱机’自习就当强制自我管理。” 智能手机普及之后,成了众多年轻人的“玩具”,学生痴迷手机到什么程度呢?去年10月,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研究中心曾对105名大学生一周七天的手机使用时间做过取样调查。调查数据显示,目前中国大学生每天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约为5小时17分钟,占一天全部时间的22%,年级越低,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。其中,每天看手机用以娱乐消遣的时间,男生平均用1.92小时,女生要比男生少42分钟。 北青报记者随机采访了近40名在京高校的学生,90%的学生都承认自己在课堂上玩过手机。近五成常玩手机的人里,超过60%的大学生10分钟以内就要看一次手机。“尤其是上百人的公共课,据我观察,聊Q、微信、刷朋友圈和微博比较多,认真听讲的人不足一半儿。”一位在京著名“985”高校的大二男同学说。 对于这种现象,人民大学某文科专业的张姓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,她和同事对玩手机的学生有些束手无策。“我曾开玩笑和同事说,学生的成绩跟他们的手机电量和流量成反比。每次讲课开始大家还好,后来越听头越低,尤其是理论部分,玩手机的更多。有时提个问题,大家半天都没反应。” (文章责任编辑:奇妙软件代理 ) |
上一篇:关注:多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新审方案透视
下一篇:第五批虚假大学73所曝光